博士,副教授 ,硕士导师
研究方向:水土保持,环境生态
邮件:lxying92@126.com
教育经历:
2002.9~2006.7 北京林业大学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博士 导师:余新晓
1998.11~2003.1 清华大学 环境工程 硕士 导师:陈吉宁
1986.9~1990.7 西南林学院 林学 学士
工作经历:
2002.7至今 西南林业大学 生态与环境学院 副教授
1998.12~2002.6 西南林学院科技处 工程师(讲师)
1990.7~1998.11 云南省江边林业局 助理工程师
学术论文:
[1]. 申佳艳,李小英*, 袁勇,温婧媛. 纳板河自然保护区土壤酶对不同海拔、坡向的响应.水土保持研究,2018,2(1):111-119.
[2]. 申佳艳、李小英*, 袁勇、刘晓梅. 纳板河保护区不同季节常绿阔叶林土壤酶活性与养分关系研究. 中国农学通报,2018,3(7):90-95
[3]. 温婧媛,李小英*,申佳艳. 滇中高海拔区不同年限撂荒地土壤质量特征变化及开发利用研究. 中国农学通报,2017,33(29):61~65.
[4]. 袁勇,李小英*,刘晓梅,申佳艳. 磷矿采空区恢复林地土壤养分—以云南昆阳磷矿为例.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,2017,36(5):2102~2109.
[5]. 温婧媛,李小英*. 农村撂荒地开发利用研究综述. 现代农业科技,2016,15:297-299.
[6]. Xiaomei Liu, Xaoying Li*, Yong Yuan, Jiayan Shen. Review of Soil Nutrients of Forest Nature Reserve. Agricultural science & Technology, 2016,17(6):1412~1421.
[7]. 袁勇,李小英*.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土壤养分综述. 中国农学通报,2016,32(5):75~82.
[8]. 袁勇,李小英*,刘晓梅,申佳艳. 纳板河自然保护区不同坡向和坡位的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.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,2016,44(3):12~15.
[9]. 徐世芳,李小英*,夏静,廖向凯. 昆明海口林场森林健康状况评价.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,2015,2: 68~72.
[10]. 夏静,李小英*,徐世芳. 云南宝台山森林公园枯落物储量及持水特性研究. 河北林业科技,2015,1:16~19.
专著:
[1]. 谢高地,包维楷,张昌顺主笔. 陈龙,范娜,李小英,方志强,陈升魁副主笔. 澜沧江流域生态本底与生态系统功能考察报告. 科学出版社. 总字数80万. 2015年6月.
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(课题):
[1].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“西南干旱河谷区生态综合治理及生态产业发展技术研发”专题“生物有机肥生产与土壤肥力提升技术试验示范”(2017YFC0505102-4),专题主持人;资助经费73万元,正在执行。
[2]. 国家科技部重大科技支撑项目“澜沧江中下游与大香格里拉地区综合科学考察”之专题“澜沧江中下游流域典型生态系统本底考察”(2008FY110300-04),2009~2013,子课题主持人;资助金额:25万元,已结题。
[3]. 云南省“十五”攻关课题“云南省槭树资源的培育及原料药加工技术研究”(2000A4-01)(主持人马呈图),2000~2004,参加人;资助金额:40万元,已结题。
[4]. 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“低自由基低毒害卷烟的研究与开发”(2000YK-01)(主持人李聪),2000~2004,参加人;资助金额:10万元,已结题。
[5]. 国家林业局“948”项目“西番莲的引种驯化栽培研究” ,2000~2004,参加人;资助金额:40万元,已结题。
[6]. 国家科技部“十五”攻关课题“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技术”(主持人钱易、陈吉宁)之子课题“旱地水土及氮磷流失控制技术研究”(K99-05-35-02),1999~2003,子课题主持人;资助金额:25万元,已结题。
学术奖励:
[1]. 李小英(19/20),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技术. 国家教育部, 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. 2007.
[2]. 李小英(3/11),元宝枫叶抗氧化活性及开发应用研究. 云南省科技厅,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. 2005.